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地市 > 周口 > 正文
河南周口:乡村振兴“父子兵”助农走上致富路
2022-12-06 10:09:30 来源: 中国搜索
关注河南热线

张庆庆给村民讲解如何做好农产品深加工

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校园活动

在周口市驻村干部中,有这样两个身影,他们既是父子又是“战友”,奋战在商水县固墙镇翟楼村第一线,践行初心,让一个曾经行路都困难的贫困村几年时间发生蝶变,成为产业致富村。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国网周口供电公司的张新旺、张庆庆父子俩接力为村民美好生活添薪助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村脱贫人消瘦

2015年10月,国网周口供电公司选派首批驻村干部前往商水县固墙镇翟楼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张新旺是其中一员。“第一次去村里,翟楼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车辆是在村民的引领下从玉米地里艰难轧过去的。”张新旺说,“进村难,进了村更难,几个村子都是沙土路,风起尘扬,下场雨就是‘水泥路’,再加上村‘两委’班子瘫痪,群众怨声载道。”

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村民居住的条件也差。当时村里的房子大部分是低矮潮湿的瓦房,村委会办公室刮风下雨透风漏雨,屋内没有一样像样的办公设施,院内荒草丛生,雨天只能垫砖块。扶贫工作千头万绪、百废待兴,就连基础教育设施也同样简陋。张新旺说:“孩子们坐在地面坑洼不平的教室里,趴在破烂的桌子上听课,夏天长痱子,冬天长冻疮,看着让人心疼。”

驻村队员实行五天四夜值班制,队员们吃住在村,张新旺一连几个月白天到县里汇报工作,晚上找乡邻了解情况,本来偏瘦的他被折腾得更加消瘦。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公司和政府的大力帮扶,短短两年间翟楼村就发生了巨大变化,村道硬化成了水泥路,两边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放置了垃圾箱、进行了绿化;村委会办公室完善升级;变压器不断增容;机井通了动力电……村容在慢慢变美,村民对脱贫有了希望,驻村扶贫工作先后受到省、市、县政府表彰。驻村两年半后,因年龄问题,张新旺离开了驻村队伍,未彻底完成的脱贫工作成了他最放心不下的事情。

因地制宜兴产业

以“三农”工作为平台,在“小工作”中传递“大政策”。

2021年,张新旺听同在供电公司工作的儿子张庆庆说,公司决定选派其为翟楼村驻村第一团支部书记。他先是感到意外,之后就滔滔不绝地向儿子分享他的扶贫经验。“我们父子先后去翟楼村扶贫,是组织对我们的信任,是给我们做贡献的机会,我很支持。” 张新旺笑着说。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新的蓝图已经绘就。

为了让当地群众获得稳定增收的渠道,在开展农村道路、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修缮的同时,张庆庆和同事开始思考如何让翟楼利用自身适宜的气候、土壤等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提升土地的使用价值?通过公司的指导帮扶,结合翟楼村实际情况,2021年6月,帮扶队申请了国网赋能乡村工程——产业兴农项目,积极推动农户对接农业生产专家,并建设了10座种植大棚。

经过考察,驻村队员请农业专家积极调整农产品结构,合理搭配品种,确保早、中、晚熟比例适当,拉长果蔬成熟期和供应期,转变栽培模式,推出了“广顺葡萄”“国宾莲藕”“二霞西红柿”“8424西瓜”“玛莎莉红薯”等特色品牌农产品。“想要形成长效支撑,关键是要保证产品的规范生产、便利流通,还离不开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张庆庆说,“我还经常给我爸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他人回城了,心还在翟楼呢。得知这些变化,他很欣慰、很开心。”

比直接帮扶更难的是如何改变村民落后的思想观念。驻村队员出点子、谋思路,不断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引导群众提高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制作党建宣传栏,引导村民感党恩、守礼法、育新风;建成“电力爱心超市”,以劳积分,以分兑物,涵养文明乡风;先后组织镇村干部开展“丰收大比拼”“农民运动会”等活动,以赛促学,加强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组建“翟楼村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开展志愿服务。慢慢地,翟楼村逐渐探索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自主参与的良好局面,村庄面貌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村民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小家庭人人为帮扶

以一笔清单为台账,在“传帮带”中诠释“好家风”。

在过去的一年里,张庆庆的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并获得“河南省优秀第一团支部书记”称号。能够坚守在乡村振兴工作一线,他非常感谢家人的支持。

“我来翟楼的时候,儿子张丁一刚好小学一年级开学。”张庆庆说,自己要驻村工作,在孩子入学的关键时候,因为工作繁忙、路途不便,他鲜有参与孩子这一重要成长时刻。“妻子确实辛苦,我不在家的日日夜夜,孩子免不了有个头疼脑热,她自己带着孩子凌晨去医院,怕耽误我工作,事后才告诉我。”谈到这些,张庆庆的语气充满了对家人的歉意。

在学校里,张丁一已经成为同学眼中的稳重小班长,班里的事他积极参与,带着大家领读、为班级做手抄报……“孩子说爷爷和爸爸都是驻村帮扶队员,无私奉献帮助他人,他也可以做到。没想到这份传承有模有样,说明张庆庆的选择是对的!”张庆庆的妻子笑着说。

说起翟楼村,张新旺有一张清单,完成了哪些,未完成哪些,未来还可以完成哪些,密密麻麻一张纸仔仔细细交代给张庆庆。“现在我退到乡村振兴‘后勤组’了,小孙子我帮忙照看,给庆庆分担些负担,让他安心驻村,把那些未能完成的任务继续推进,我也算是‘退伍不褪色’吧!”

村民致富笑开颜

件件实事悄然落实,从富“钱袋子”到乐在“心坎上”。

提起村里的变化,葡萄种植户翟广顺激动地说:“在驻村队的帮扶下,大棚又大又结实,葡萄的质量产量也都上来了,最主要的是不愁销路!”在解决种植户担心的产品销售上,张庆庆说,除去公司内部食堂、惠农帮APP帮销,驻村队在发、帮、收、卖系列帮扶服务的基础上,拓展销售渠道,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的方式帮忙打开农产品新销路,平均每年帮销8000余斤葡萄,总价值15万余元。

“现在路好了,很方便。”村民侯邵停说,以前收割麦子、摘玉米都从地里转运出来,现在路宽了还顺畅了,拉粮车辆可以直接开到田边,瓜菜粮收购都便捷。

农网改造升级,村里从“用上电”变为“用好电”,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村民许翠英说:“现在用电灌溉,浇水快、出水多,还省钱,一人就能干, 这得益于‘井井通电’工程的实施。”

几年前,自幼残疾的解芳一家还住着“老破小”的房子,经过精准帮扶,现在她搬进了干净舒适的平房里,还添置了许多家具电器。“我真心感谢周口供电公司,感谢驻村帮扶队。”谈及家里的变化,解芳激动地说。

村里的变化让附近的村民艳羡,翟楼小学房顶上铺设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持续为乡亲们输送着“绿色电力”,村集体每年也有4万多元的收益,村民富了“钱袋子”,乐在了“心坎上”。

“这都是国家政策好,更离不开单位的支持。”张庆庆说,“单位的支持是我们驻村队员去帮、去干、去行动的底气,看着困难群众得到了帮扶,乡村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驻村队员心里畅快了,干劲也大了!”(记者 王永剑 通讯员 魏树林 李叶 文/图)

责任编辑:hN_0629